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耐腐蚀钢产品正式征收反倾销与反补贴税。根据终裁结果,反倾销税率最高达 191.26%,反补贴税率最高 16.84%,涉及金额约 29亿美元 的进口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和建筑等行业。这一决定不仅直接增加了出口成本,更预示着美国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贸易壁垒将长期化、系统化,中国耐腐蚀钢企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出口环境的未来走向
短期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直接出口订单将迅速萎缩,利润空间几乎被完全压缩;
中期趋势:部分企业将通过第三国转口维持对美出口,但整体成本依然偏高;
长期风险:若高关税政策持续 3—5 年,中国钢铁在美市场份额可能下降 40% 以上,部分产能将被迫转向其他地区。
转口模式的战略意义
未来,第三国转口将成为企业应对的重要手段。
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港口和保税区能力强,已成为钢铁制品转口的核心节点;
土耳其:凭借亚欧枢纽地位,为钢铁制品间接进入欧美市场提供便利;
多元化路径:企业需通过组合式转口布局,保障供应链安全。
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会在短期内松动,中国钢铁企业必须提前布局未来:
市场多元化 —— 积极开拓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减少对美依赖;
产品升级 —— 推动高端化、差异化发展,提高在高壁垒市场的议价能力;
转口常态化 —— 将第三国转口从权宜之计转变为长期战略。
美国高关税壁垒的持续加码,是中国耐腐蚀钢出口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未来的出路并非关闭,而在于调整与突破。通过转口贸易和市场多元化,中国钢铁产业链依然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寻找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