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经验专业可靠定制化解决

转口知识
您的位置: 首页 转口资讯 转口知识

2026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全面上升,中国出口面临新十年壁垒借东盟转口将成为全球供应链

文章来源:经纬集运 2025-11-21 11:36:10

一、全球贸易壁垒进入新周期:2026年将成为“全球反倾销超级年”

根据经纬集运对过去八年反倾销数据的趋势建模分析,到 2026 年全球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数量预计将比2025年再增长 18%–24%,呈现出三个明显趋势:

趋势① —— 全球进入“税令集中到期高峰”

2026年预计有 47 项中国相关税令 到期,将进入日落复审窗口期。
这意味着:

  • 绝大多数将被“自动延长”5年

  • 新一轮高额税率可能继续强化

  • 中国出口企业将长期处于被动环境

螺纹管1.png


趋势② —— 新兴经济体反倾销力量快速增强

2023-2025年间,印尼、印度、巴西、土耳其成为反倾销新增长极。

预测显示:
2026年印度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将首次超过欧盟。


趋势③ —— 反倾销从“产品维度”走向“供应链维度”

美国、欧盟已开始对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工厂进行“供应链穿透式审查”。
预计2026年将出现以下变化:

  • 45% 的反倾销案件将附带“规避调查”

  • 加工增值率要求将提升至 45%–60%

  • 部分国家将实施“供应链透明度法案 2.0”

这意味着:
出口企业不仅要看“原产国”,更要看“原产链”。

碳素管1.png


二、2026被称为“中国制造全球出口的最关键转折点”——原因何在?

1. 反倾销壁垒从“多国零散”变为“全球联动”

美国 + 欧盟 + 印度
正在形成“三极贸易保护体系”。

2. 制造业回流趋势明显,政策更趋激进

欧美可能继续推出“本国优先”政策:

  • 美国电动车补贴排除中国供应链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全面落地

  • 印度强化进口替代(Make in India)

3. 针对中国建材、钢材、化工品的壁垒将进一步升级

2022–2025 年的数据表明:
反倾销发起最多的三个行业为:

  1. 钢铁类产品(占 26%)

  2. 建材类产品(占 18%)

  3. 化工类产品(占 17%)

预测显示:
2026年建材行业将成为反倾销重点对象。


三、转口贸易进入“新战略阶段”:从避险工具走向供应链重构核心

在2020–2023年,转口贸易更多被看作企业用于规避关税的“应急手段”。

但到了2024–2026年,全球供应链出现结构性变化:

  • 外企大规模分散采购

  • 中国制造需要“国际身份”

  • 美国、欧盟要求供应链脱敏

  • 全球订单呈现“多国加工”趋势

因此,“第三国转口 + 多国原产链设计”不再只是避免反倾销,而是:

 出口企业未来 10 年的战略级基础设施


四、前瞻预测:为什么东盟将在 2026–2030 成为全球制造转口枢纽?

经纬集运基于港口数据、贸易流量模型及政策趋势研究,得出以下预测:

东盟供应链占中国出口的比重将在 2030 年前突破 30%

2025年东盟占比为18%,预计 5 年内将增长至三分之一。

FORM E 原产地证将成为“全球通行证”

预计至 2028 年:

  • 70% 的东盟出口将使用 FORM E

  • 对欧美出口的中国企业有 40% 将依赖东盟产地证

原因包括:
关税优惠
可规避反倾销
可规避原产地政治风险
 全球对东盟原产国认可度极高


马来西亚和泰国将成为“转口双核心”

为什么?

马来西亚优势:

  • 巴生港转口吞吐能力持续亚洲前三

  • 加工、换柜、贴标能力最成熟

  • 查验率远低于越南(2024–2025仅为其 1/3)

泰国优势:

  • FORM E 出证速度快

  • 制造业回流政策强,附加值加工更具空间

预计 2026–2030 年,中国制造转口贸易中:

  • 马来西亚将占 46%

  • 泰国将占 32%


五、经纬集运发布2026转口贸易前瞻方案:助力中国制造构建“未来十年的出口能力”

为帮助出口企业在未来贸易环境中获得更强韧性,经纬集运推出:

《2026 全球贸易壁垒 · 东盟转口前瞻解决方案》

包括:

① 原产链规划解决方案(针对未来 10 年)

  • 多国供应链布局

  • 增值率规划

  • 原产地证路径设计

  • HS CODE 风险评估

② 东盟转口贸易全链路方案(针对当前出口)

  • 马来西亚/泰国换柜

  • 再包装、贴标、仓储

  • FORM E / FORM A 原产地证

  • 双提单模式

  • 目的国清关负责制

③ 全球反倾销监控体系(针对风险预警)

  • 90+国贸易措施监控

  • 行业壁垒预测模型(AI)

  • 订单税率影响评估

  • 日落复审预测

六、未来十年,能穿越周期的企业,都离不开“第三国产地能力”

2026年是中国制造出口的分水岭。
壁垒会持续加码,但机遇也正在于:

谁能先建立多国供应链身份,谁就能跨越下一轮贸易周期。

东盟转口贸易不只是当下应对反倾销的方案,
更是企业未来十年的 出口护城河、供应链护照与全球身份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