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面对印度对中国产钢化玻璃征收高达[约4,737至4,780元人民币/吨]反倾销税的严峻形势,中国钢化玻璃出口企业正积极探索全新出海路径。数据显示,通过第三国转口贸易,尤其是以马来西亚为中转枢纽,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规避关税壁垒,实现零关税进入印度市场,重塑竞争优势。
印度反倾销税落地,市场准入成本激增
2025年5月8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正式实施第07/2025-Customs(ADD)号通报,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特定规格钢化玻璃征收反倾销税,最低限价分别为中国658-664美元/吨,越南570-664美元/吨。这意味着,若中国企业出口的钢化玻璃申报价格低于该限价,需补缴差额部分作为关税,直接导致出口成本大幅攀升。
据行业协会初步测算,以一家年出口印度钢化玻璃1000吨的中型企业为例,若按传统直销模式,每年将额外承担高达473.7万至478万元人民币的关税负担,严重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转口贸易数据井喷,马来西亚成首选枢纽
面对高额关税,第三国转口贸易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中国钢化玻璃出口企业规避贸易壁垒、维持市场份额的关键策略。海关数据显示,自印度反倾销税政策公布以来,中国对马来西亚的钢化玻璃出口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出口量激增: 2025年5月上半月,中国对马来西亚的钢化玻璃出口量较4月同期增长320%,其中超过**80%**的货物最终目的地为印度。
价格优势凸显: 通过转口贸易,企业可避免印度反倾销税,产品在印度市场的报价竞争力平均提升15%-20%。
订单转化率提升: 采用转口贸易的企业,在印度市场的订单转化率较未采用该模式的企业高出25%。
马来西亚之所以成为首选转口枢纽,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港口设施、自由贸易协定网络以及相对宽松的贸易政策。在马来西亚,企业可以合法合规地进行换柜、贴标、重新包装、申请原产地证等操作,将中国产钢化玻璃转化为“马来西亚制造”,从而绕开印度的反倾销税。
低关税打入印度市场
首批尝试通过马来西亚转口贸易进入印度市场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印度征收反倾销税后,我们的订单量锐减。通过与专业的转口贸易服务商合作,我们成功将产品转口至马来西亚,并以马来西亚原产地的身份出口到印度,不仅规避了高额关税,还重新获得了市场竞争力。5月份,我们在印度市场的销售额已经恢复到税收政策实施前的水平,甚至略有增长。”
该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显示,通过转口贸易,其每吨钢化玻璃的出口成本降低了约4750元人民币,有效抵消了印度反倾销税的影响,实现了零关税进入印度市场。
合规是关键,风险需警惕
尽管转口贸易为企业提供了规避关税壁垒的有效途径,但合规操作至关重要。企业必须确保所有转口环节符合WTO规则和印度进口法规,提供真实可溯源的流程链条和完整的文件证明,避免因虚假申报或违规操作而面临海关处罚。
转口贸易是应对贸易摩擦的有效工具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第三国转口贸易已成为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利用转口贸易,企业可以有效规避关税壁垒,降低出口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合规风险,选择专业的转口贸易服务商,确保所有操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钢化玻璃出口企业正积极拥抱创新模式,通过第三国转口贸易,成功突破贸易壁垒,实现零关税进入印度市场。这一成功案例表明,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灵活应变、合规经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