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经验专业可靠定制化解决

反倾销动态

当墨西哥反倾销壁垒落地卷钉行业:北美供应链重塑背后的压力、变量与突破口解析

文章来源:经纬集运 2025-11-14 12:14:22

一、北美贸易环境趋紧,卷钉行业迎来结构性挑战


2025年11月12日,墨西哥经济部发布最终裁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枪用卷钉(Clavos de acero en rollo para pistola)征收0.380美元/千克反倾销税。该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正式生效,涵盖TIGIE税号 7317.00.99 与 9802.00.01。这一裁决意味着,自2024年9月反倾销调查启动以来,卷钉行业正式进入墨西哥的长期税负管理体系。与美国正在进行的钢钉(HS7317)延伸审查共同构成北美对中国产卷钉的“双重监管压力”。

卷钉作为木工、建筑、家具制造等行业的核心耗材,其供应链稳定性直接影响北美建筑业与制造业的持续运作,因此本次终裁不仅是产品层面的贸易调整,更对北美五金供应链带来结构性冲击。

卷钉3.png


二、压力正在累积:税率虽低,影响深远


尽管墨西哥最终确定的税率为0.380美元/千克,但其影响在多个维度上具有放大效应:

1. 成本累积效应明显

对于卷钉等高重量、低单价产品而言,每吨税负可达380美元以上,直接侵蚀供应商利润空间并推高终端成本。


2. 供应链预期不确定性增强

调查期跨度超过一年,导致多批中国出口货物在清关、接单、报价环节出现延误与风险判断偏差。


3. 北美区域政策联动风险加剧

美国同期启动钢钉反倾销延伸审查,使中国卷钉在北美整体市场的政策风险水平同步提高,形成“区域性壁垒链”。


4. 本地产业乘势推动结构性调整

墨西哥国内五金与紧固件行业借此政策提升市场份额,产生长期竞争压力。整体来看,本次终裁虽税率有限,但其战略性影响不容忽视。


三、供应链变量:北美市场正在悄然重构

在墨西哥终裁及美国审查背景下,北美地区五金品类供应链呈现三大变化:


1. 市场对“原产地”敏感度显著提升、进口国更加重视对货物原产地的溯源与审核力度,使得中国直航出口面临更严格的海关审查。

2. 进口商订单结构趋于分散化、为降低风险,北美买家开始寻找更多区域供应链节点,包括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再出口渠道。

3. 跨国供应链向“多节点模式”迁移、单一路径的供应模式逐渐让位于多节点、多国协同布局,以减轻政策波动带来的集中风险。

行业特点决定了卷钉及相关五金制品必须保持稳定供应,因此供应链重构已成为市场自发趋势。


四、突破路径:区域转口机制成为关键支撑点


在WTO规则、RCEP框架及各国保税区制度下,

第三国转口贸易(Re-export via Third Country)

已成为企业突破墨西哥反倾销壁垒的合规通道。

以**马来西亚巴生港自由区(PKFZ)**为代表的东南亚枢纽正发挥关键作用。

1. 合规性基础扎实

马来西亚采取严格的保税区监管体系,确保所有再包装、换柜、贴标等操作均可追溯、可核查,符合国际通关要求。


2. 原产地证(CO)体系完善

马来西亚原产地证签发制度成熟,其ATIGA、RCEP等证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认可度,为再出口提供制度支持。


3. 供应链透明化助力企业规避风险

通过保税仓储、电子单证、完整的物流记录,货物在再出口过程中保持合规透明,避免被认定为规避调查。


4. 运输成本与时效优势明显

东南亚转口可实现运输成本优化,并有效避免因反倾销税导致的清关延误问题。作为北美供应链的重要补充节点,第三国转口模式正逐步成为卷钉行业的关键解决方案。


五、多节点供应链将成为未来主流


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卷钉行业的出口模式将从“单一目的地直航”向“多节点、多路径、多国协同”的方向转变。

未来5—10年,预计将出现以下趋势:区域供应链将多极化发展、东南亚保税区将与中国制造形成更紧密的供应链联动。

反倾销常态化将推动企业提前布局原产地结构、原产地规划将不再是“补救措施”,而是出口设计的前置环节。


电子溯源、数字单证将成为再出口的基础工具

透明化与可验证性成为跨境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北美市场将继续强化本地生产与“朋友制造”策略

企业需提前建立区域替代路径,以确保供应链连续性。


墨西哥卷钉反倾销终裁不仅是一项单纯的贸易措施,

更是北美供应链调整过程中的一次关键节点。

对于中国制造而言,

挑战与机遇并存:

挑战是反倾销制度的持续强化;机遇则在于区域供应链重构中出现的全新出口空间。

通过合规的第三国转口机制与自由区制度支撑,中国卷钉及五金产业完全有机会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中,构建更加稳健、灵活、可持续的出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