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2025年8月18日,印度商工部正式宣布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韩国、沙特阿拉伯、泰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液态环氧树脂(Liquid Epoxy Resins)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建议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这一措施主要针对印度海关编码39073010和39073090下的涉案产品,税额范围分别为:中国大陆37—258美元/吨,韩国184—483美元/吨,泰国119—331美元/吨,沙特阿拉伯175美元/吨,以及中国台湾地区115美元/吨。
此次反倾销行动源起于印度国内企业Atul Limited和Hindusthan Specialty Chemicals Ltd.的申请。调查涵盖2023年全年倾销行为及2020年至2023年间的损害情况,显示涉案产品存在明显的倾销行为,严重影响印度相关行业的正常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反倾销措施也引发了企业对“规避”策略的新思考。业内普遍认为,部分企业可能通过“马来西亚转口”方式,有效规避印度的高额反倾销税。例如,将中国生产的液态环氧树脂先出口至马来西亚,再进行再出口到印度。通过重新包装、文件重整及标签改动,货物在海关申报时可能被归类为马来西亚出口,从而绕开中国原产地的限制。
这种转口方案在操作上已有一定成熟经验。企业通常会在马来西亚完成必要的合规手续,取得马来西亚的原产地证书,然后再发往印度。这不仅能降低关税压力,也有助于维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然,也需注意相关法规的变化和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贸易操作的合规性。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印度对液态环氧树脂的反倾销壁垒持续存在,利用第三国转口的策略可能会成为未来行业中的常态。企业若能规范操作,合理利用区域转口优势,有望在当前严峻的贸易环境中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总之,虽然印度的反倾销措施加剧了相关产品的出口难度,但借助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转口”策略,为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液态环氧树脂出口企业提供了新的应对思路。未来,行业或将通过多元化的供应链布局,在合规范畴内不断探索更为灵活的出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