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2025年,全球贸易的关键词不是“增长”,而是“突围”。
面对高达46.23%的关税叠加压力,中国高压钢瓶出口企业再一次被推到转型的十字路口。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突破之道,或许藏在一张小小的 马来西亚CO产地证 里。
一、高税压力未减,中国高压钢瓶出海再迎考验
自2011年起,美国就对中国生产的高压钢瓶实施反倾销措施,税率在5.08%-26.23%之间浮动。而随着地缘政治影响发酵,美国在2024年又加征了20%的对等关税,使得部分中国企业的综合税率飙升至46.23%。
如此沉重的税负,让“直接出口”几乎变成了“直接亏本”。
二、贸易壁垒不会退场,转口路径才是长期趋势
从光伏到光管,从涂层板到高压钢瓶,近几年的国际贸易走势反复验证一个现实:贸易壁垒将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新常态”,而非阶段性问题。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具全球视野的出口企业,开始布局“第三国中转+产地重构”的合规路径,以突破关税困局,维持国际市场份额。
在所有可行选项中,马来西亚转口贸易凭借其政策中立性、操作成熟度及清关信任度,逐渐成为出口美国的最优选择之一。
三、马来西亚转口+CO产地证:出口美国的“智慧通道”
以下是一套标准的合规中转流程,可实现出口身份重构并完成美国清关:
01|中国出口退税处理
货物以一般贸易形式从中国口岸正常出口并申请退税,运往马来西亚巴生港或自由区。
02|中转换柜+文件重构
在马来西亚完成换柜、贴签、货权转移操作,并由当地公司开具新的商业发票、装箱单,申请马来西亚原产地证(CO)。
03|二程出口美国
货物以“马来西亚产地”身份发往美国,借助合规且完整的单证链条完成清关,避免触发中国原产识别,有效规避高额关税和贸易壁垒。
这不仅是一种合法可行的方式,更是一种为企业长期全球布局留下战略弹性的操作路径。
四、未来五年,转口操作将进入“精细化+规模化”时代
未来贸易趋势已非常明确:
欧美关税壁垒将日趋制度化:不再依赖单一事件触发,而成为稳定政策存在;
原产地追溯将更加严格:企业需做好单证链条的逻辑闭环;
转口贸易专业度提升:传统“换柜换发票”操作将升级为“流程标准化+合规链条完整”的系统工程。
这意味着,不具备完整中转经验与合规流程的企业,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落于下风。而那些率先构建起**“以马来西亚为支点的出口跳板”**的企业,将有望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持续扩大其全球市场版图。
五、总结:路径不唯一,破局需巧劲
高税压力的确让人喘不过气,但全球化的供应链与规则也并非死板。
在规避贸易壁垒的博弈中,灵活应对与合规操作永远是出路。
关税越高,路径就得越巧。
马来西亚转口+CO产地证的组合,正是高压下的一把“解压钥匙”。谁能最早学会用好它,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多走一步、快走一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