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绕道也能赢!美国对华电池材料加税160%,中国企业这招破局太机智
美国一纸加税令,中国企业急中生智
2025年7月17日,美国突然对中国产的“锂电池心脏”——活性阳极材料(主要为人造石墨)下狠手,初裁反倾销税率最高飙到102.72%,叠加之前关税后,实际税负直接冲到160%!这相当于原本卖1万美元的货,现在光交税就要1.6万美元,生意根本没法做。
要知道,去年中国卖给美国的这类材料足足赚了9亿美元,如今这盆冷水浇下来,简直是“直接断粮”的节奏。
转口贸易:绕个弯,省下百万税钱
眼看直供美国的路被堵死,大批中国企业灵机一动:“不让从中国直接卖,那咱就换个身份!” 于是,“转口贸易”瞬间火爆——先把货发到第三国“洗个标签”,再以当地名义出口美国。
马来西亚成“中转网红”:货柜到港后,在保税区换个包装、改个原产地证(CO),立马变身“马来西亚制造”,清关时税率直接归零!
迪拜土豪操作更溜:利用自由港政策,拆箱贴标一条龙,还能顺便薅中东物流的羊毛。
土耳其走高端路线:拿着欧盟认可的EUR.1证书,美国海关看了都点头。
有企业算了笔账:转口每吨成本多花400-600美元,但比起美国加收的5000-8000美元/吨“天价税”,简直血赚!更绝的是,美国买家见到新产地证照单全收,有的还主动签协议锁定这条“秘密通道”。
业内人士揭秘:这招为啥能行得通?
“说白了,这就是合规的‘变装游戏’。”一位干了十年外贸的老炮透露:“只要中转国加工流程符合规则(比如换个税号、增值35%以上),美国海关也挑不出毛病。”
不过他也提醒:
文件不能露馅:从中国发中转国的提单、装箱单必须齐全,和中转国文件对上号;
别贪便宜选黑仓库:尽量用ISO认证的保税仓,留好货物进出记录;
客户要提前通气:和美国买家白纸黑字写清楚责任,别到时候扯皮。
未来趋势:不想被卡脖子,就得多条腿走路
专家预测,这种“曲线救国”的策略恐怕要成常态:“欧美盯着中国新能源产业打,今天搞石墨,明天说不定就整锂矿。企业得早点在东南亚、墨西哥建厂,甚至玩转区块链溯源,才能长治久安。”
美国加税狠?中国企业绕个弯!
转口贸易不是钻空子,而是智慧版“敌进我退”。
谁先打通马来西亚、迪拜这些“绿色通道”,谁就能在电池大战里笑到最后!
Ps. 想保住美国订单的老板们,赶紧研究转口方案吧——政策不等人,晚一步可能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