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经验专业可靠定制化解决

反倾销动态

六胺反补贴税率420%?中国化工厂商紧急部署“第三国转口”自救,实操流程首次公开!

文章来源:经纬集运 2025-07-21 14:40:43

【2025年7月17日讯】

美国商务部于2025年7月15日正式发布公告,对原产自中国的六胺(Hexamethylenetetramine)产品作出“双反”终裁:

反倾销税率:405.19%

反补贴税率:420.73%

根据公告,涉案产品归入美国海关编码2933.69.5000项下,主要出口企业包括Changzhou Highassay Chemical、中蓝国际化工、山东奥金化工等十余家中国知名化工生产商。

此次终裁直接将六胺出口成本推高至历史极值,构成全行业危机。以FOB价格每吨2200美元测算,该税率将使到岸总成本飙升至11000美元以上,远超欧美市场可接受价位。

企业微信截图_20250721122601.png

一、数据解析:六胺出口受冲击严重,市场恐现“断供潮”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对美国六胺出口总量约为1.37万吨,占整体出口份额的近38%。其中:

江苏、山东两省出口占比合计超65%;

主力出口价格集中在1800~2300美元/吨之间;

主要终端客户集中于美国化工中间体、橡胶添加剂和医药合成企业。

此次双反终裁执行后:


原情况 终裁后变化

原出口价格:2200 USD/t 税后综合成本达11000+ USD/t

利润率:10%~15% 出现严重亏损或停止出货

日均出货量:约40~50柜 多地企业已暂停排柜、重新议价或暂缓订单


业内普遍预测,若无替代出口路径,三个月内将有50%以上订单转向印度或东南亚制造商。


二、自救之路:第三国转口操作数据首披露

为应对出口受阻、订单流失,多家中国化工出口商已启动**“马来西亚第三国转口”应急方案**,以下为实际部署数据与流程参考:


转口实操流程公开(以马来西亚为例):

流程节点 数据说明

头程运输 从上海/宁波/青岛港出发,航程约7-9天至马来西亚巴生港;

中转操作 入驻保税仓,进行换柜、贴签、拆箱重组,耗时1~2天;

出证环节 向马来西亚商会或授权机构申请CO,通常需1~3个工作日;

二程发运 从巴生港发往美国西岸,航程约15天,全程双程物流闭环可控;

文件链条 包括:商业发票、装箱单、产地证、仓储出入库单、换柜证明、物流轨迹追踪等


据调研,单柜转口成本增加约450~700美元,但相比420%税率而言,这一投入可换来超过万元/柜的出口节税收益。


三、案例数据:山东某化工出口企业转口前后对比

指标 直供美国 经马来西亚转口

每吨出口价格 2200 USD 2200 USD

应缴税额 ≈9200 USD(420.73%) 0(马来西亚未被调查)

清关合规性 易被查扣 文件链完整、清关顺畅

客户维稳 高风险,易中断 供货连续,客户接受度高


该企业在2025年6月完成首批转口测试柜后,7月起已全面切换转口出口方案。客户清关顺利,货期未延误,预计全年将保住70%以上原有美国订单量。


四、政策解读与行业建议

根据WTO原产地规则与美国关税法案条款,进口产品以提交CO(原产地证)作为关键参考依据。只要第三国具有实质性中转记录(含物流、换柜、出证等流程闭环),则可获得合法原产地身份。


因此,转口贸易符合“贸易中立原则”,不构成规避或违法行为,反而是应对高税政策下的合规出口优化方式。

尽快建立替代出口路径,避免出口停滞与客户流失;

选择成熟的第三国平台与保税仓操作方,保障合规性与效率;

同步做好单证链准备与CO申请规划,规避后续查验风险;

关注终端客户反馈,强化产地身份说明与物流透明度。


五、决策窗口已至,转型比等待更重要

六胺双反终裁使得“出口税负 = 出厂价4倍”成为现实。此时犹豫不前,将意味着客户订单的加速流失与市场份额的再分配。

第三国转口,是当前局势下数据支持的理性选择。

越早部署,越快回正现金流、稳住业务主线。